江詩丹頓制表工藝再革新 用激光把藝術雕刻進時間
你有沒有想過把鐘表和激光聯系在一起?在你想象的時候,法國EPFL的工程師已經將這一設想投入實踐。成立于1755年的傳統制表商江詩丹頓(Vacheron Constantin)于2016年開始,攜手EPFL Galaatea實驗室的工程師,試圖將鐘表雕刻的工藝帶入21世紀,讓工匠們能夠使用激光而不是雕刻機、剪刀或切割機來雕刻腕表水晶。江詩丹頓工程與創新項目經理保羅·貝爾圖西Paul Bertusi表示:"我們希望在我們已經磨煉超過265年的傳統方法中融入創新。”
項目領頭人是伊夫·貝魯阿夫Yves Bellouard,他在EPFL擔任歷峰教席并領導Galatea實驗室。該項目在他加入EPFL并成立Galatea實驗室后不久后展開,以研究激光如何與材料相互作用以及在微觀工程中的潛在應用。Bellouard團隊使用了啁啾脈沖放大(CPA)技術,這項技術的發明者曾在201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。Bellouard說:"在此之前,想要在材料內部工作是不可能的。我與歷峰集團(于1996年收購江詩丹頓)討論了我們到底要如何將這項技術與工藝技術結合起來,應用于腕表雕刻。”
就此,在這個項目中工作的不同人員開始了艱難的嘗試和學習。雕刻師必須習慣于使用高科技工具,并在此過程中幫助改進系統;而工程師則必須戴上工匠的帽子,找到恢復物理聯系和阻力感的方法。Bellouard對此補充道:"使用激光,你就會失去機械連接,這對工匠而言是個很大的問題。因為他們依靠觸覺工作,而失去機械連接導致他們只能看到自己的工作,而沒有觸覺反饋,所以我們必須以虛擬的方式重新創建這種反饋。"
關鍵:“移植”觸感
在江詩丹頓工作了12年的雕刻師Emmanuelle Maridat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。她很高興有機會從新的維度上來看待自己的工作。但激光雕刻本就是一項復雜的工作:需要在虛擬空間中控制手部動作,只用一束微小的光和一支數碼筆在水晶內部深處蝕出線條,這并不容易,更何況是肉眼無法看到的細小線條。研究小組為此嘗試了幾種不同的觀察設備:先是雙目設備,然后是電腦屏幕,最后他們決定使用虛擬現實頭盔。但該頭盔仍需進一步調整。
瑪麗達特發現最大的困難是在她移動筆時沒有任何物理阻力:"因為我的工作需要在金屬中作業,將一些金屬蝕掉以設計。這關乎看到的東西和感知到的形狀,還有觸摸它們時與材料產生的相互作用,以及在切割機上感受到的阻力。有了激光后,我就沒有這些感覺了,我失去了方向。"她說。
因此,Galatea的工程師們聯系了Force Dimension,這是一家EPFL的子公司,主要開發手術機器人技術,但也涉及精密制表。Force Dimension的專家們設計了一種設備,再現了Maridat所缺乏的物理阻力。他們創造了一種連接在機械臂上的數字筆,利用觸覺技術讓用戶在虛擬雕刻材料時有一種觸感。Force Dimension聯合創始人Francois Conti說:"程序員將所需動作的力度和位置數據輸入機器,然后機器會將其重現在機械臂上。這樣一來,工匠們就能獲得合適的阻力,就像他們真的在觸摸物體一樣。"
貝爾圖西(Bertusi)說:"能夠以3D方式架構腕表水晶,在一塊水晶的任何地方作業,并在水晶中創造真正的3D雕塑為我們帶來了極其有趣的可能性。”據悉,該項目尚未結束,到底會以什么樣的最終形式呈現,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關于Galatea實驗室
Galatea實驗室探索利用激光局部定制材料特性的新模式。目標是在材料中 "寫入 "功能,將其轉化為復雜的組件,并最終形成自己的系統。研究圍繞著三個主要集群展開:理解激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現象,研究基于3D直接寫入激光方法的新制造工藝,以及最后,找到基于單一單片的多尺度系統的新概念。Galatea實驗室由歷峰國際公司贊助。
- 上一篇:一文了解激光復合焊的工作原理 2021/7/11
- 下一篇:激光鏤空機應用:在賀卡紙制品上雕刻文字、圖案 2021/2/8